眼袋随着年龄的增加日益严重,让人烦恼不已。表面看来,眼袋的产生完全是因为局部的血液、淋巴循环发生障碍,毛细血管、淋巴管的通透性增加,大量血浆、淋巴液进入组织间隙,其实不然,中医对此有独到的观点和巧妙的治疗方法。
致病原因
眼袋的形成与脾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特别是脾脏功能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人体营养物质与水的代谢。从经络关系来看,眼袋发生的位置恰恰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,与脾胃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。因此眼袋的形成主要是脾胃的功能减弱了。治疗方法
推荐口服参苓白术散。具体药方:莲子肉10克,薏苡仁10克,缩砂仁10克,桔梗10克,白扁豆15克,白茯苓20克,党参20克,甘草20克,白术20克,山药20克。上述方药一帖煎成两剂,每天早晚各服一剂。中医原理
健脾益气——从根本上消除眼袋产生的土壤!中医所说的脾,在生理功能上与西医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,它指的是脾经的功能。人体摄入的食物在胃肠内转化为水谷精微后,需要脾的运化才能为人体其他组织脏器所利用。若脾胃虚弱,水谷精微会滞留在局部,进而会化生为痰湿,从而导致大便稀薄、面色苍白,眼袋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。方中的党参、白茯苓、白术、甘草是为君药,可补脾胃之气。再配合白扁豆、薏苡仁和山药的健脾渗湿功用,可使体内多余的水气尽快排出。而缩砂仁的辛温芳香,能促进精微的运化,彻底断绝水肿生成的可能。除了中药调理,日常若能多锻炼、不熬夜、多按摩或热敷眼周,也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。再则可以尝试柔嘉的艾目套??????
肾膀胱调理:
视力减弱,眼睛浑浊,白内障,青光眼,眼部干涩。
脾胃调理:
黑眼圈、眼袋、眼皱、眼皮浮肿(上下眼睑肿:脾热;肿势缓宽:脾虚;下眼睑肿:脾肾两虚;)
肺大肠调理:
肝肺实热证:眼涩不爽,泪热有眵,白睛红赤,黑睛上白膜有赤丝兼夹
心小肠调理:
视物不清、近视、老化、眼部动脉硬化、眼供血不足(主要改善脑循环及脑供血不足)
健康拓展1、“五堵”比“五毒”更可怕,你了解吗?
2、一位女中医的愤怒控诉:阴寒、错误的生活方式,导致全民虚寒,孩子更是寒上加寒
3、对付“三高”,酵素如何轻松应对?
我就知道你“在看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